2011年的八月份,時入初秋,金風送爽,在2010/2011棉花年度的最后一個月里,經(jīng)歷了酷“暑”嚴“寒”、暴漲速跌的“過山車”式運行過程的國內(nèi)棉花價格,終于在新棉收儲價的規(guī)整“權(quán)衡”之下,從下旬起開始止降趨穩(wěn)并微幅回暖,在盤整中圍繞19800元/噸弱勢穩(wěn)定運行。紗、布行情雖總體上仍維持著促銷降價的“主旋律”,但已從下旬起,開始放緩了自三月份就開始的下降步伐,逐步趨于穩(wěn)定。唯有外盤洲際交易所(ICE)期棉行情受美信用降級等因素的影響,行情在大幅波動中震蕩運行。概而言之,可謂:信級降震蕩紐期,收儲價權(quán)衡棉價。
八月份世界經(jīng)濟形勢和金融市場極不平靜,全球股市和期市動蕩不定,大宗商品及洲際交易所(ICE)期棉上、中旬的行情在大幅波動中震蕩運行,但下旬漸趨平穩(wěn)。
先是美國國會、奧巴馬、民主黨、共和黨之間,就債務上限預算方案長達數(shù)月之久的討價還價的談判,終于在8月2日的最后時刻之前,以參眾兩院通過的提高債務上限和減赤法案而達成了妥協(xié)性的解決方案,避免了美國出現(xiàn)違約的難堪局面。暫時避免了出現(xiàn)債務違約而進一步影響世界經(jīng)濟的風險,進而利好商品市場,對ICE期棉給予了利多的支撐,投資者基于宏觀面的考慮也重新入市,月初二天外盤ICE期棉分別收于兩周以來的高點(8月2日ICE期棉1110合約107.17美分/磅,ICE期棉1112合約106.85美分/磅。),表現(xiàn)出強勁的反彈力。
但是,隨之8月5日(周五)的美、歐二大事件,又對全球股市和期市產(chǎn)生了極大的震動。一是5日晚標準普爾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quán)信用評級下調(diào)一級至AA+,這是美主權(quán)信用評級在保持了94年后,首次被下調(diào);二是同日歐元區(qū)第三大經(jīng)濟體意大利和西班牙又繼希臘之后爆出債務問題。這二大事件一下子拉緊了全球神經(jīng),引發(fā)對經(jīng)濟前景及全球經(jīng)濟或可能進入二次探底的擔憂,市場恐慌情緒加劇并蔓延。8月8日(周一)一開市,即引發(fā)全球股市劇烈震蕩下跌及商品市場全面下挫,美股、亞太股市、國內(nèi)A股普遍出現(xiàn)大幅下跌,原油暴跌、黃金價格不斷創(chuàng)下新高。8日,美國道瓊斯指數(shù)就狂瀉5.55%,受其影響,除貴金屬外,商品市場普遍大跌,ICE期棉也受到賣盤壓制。8日ICE期棉棉價延續(xù)上周五(5日)的跌勢,連續(xù)四日跌落至100美分/磅以下,9日跌至本月的最低價位(ICE期棉1110合約97.26美分/磅,ICE期棉1112合約95.80美分/磅。)。
8月中旬的12日至25日,受國際金融市場擔憂情緒余波難平,全球股市動蕩不定;美元走軟導致外圍商品市場普遍走強;巴基斯坦不利降雨可能影響棉花收成;中國即將實施棉花收儲導致的棉花行情淡定趨穩(wěn);全球消費疲軟的問題并未出現(xiàn)轉(zhuǎn)機等多空因素的共同作用,ICE期棉走出了一波今日有買盤進入支撐,明日又遭賣盤獲利回吐打壓的震蕩盤整行情。此波行情先揚后抑,于17日達到本月的最高價位(ICE期棉1110合約108.43美分/磅,ICE期棉1112合約107.82美分/磅。)后,又小幅緩降。
8月26日(周五),伯南克“美聯(lián)儲準備進一步采取措施來提振持續(xù)疲軟的經(jīng)濟”的講話提振市場信心,股市上漲收高,美元下挫,外圍谷物、油籽及原油期貨市場全線大幅上漲收陽,刺激投機買盤進入棉市,拉高ICE期棉價格,當日ICE期棉1110合約與ICE期棉1112合約均上漲1.33美分/磅。此后幾日至月底,受股市及外圍商品市場走高對棉市形成的支撐,ICE期棉走出了微幅反彈的翹尾走勢。但期間投資者買盤極其稀少,成交清淡,29日的成交量竟然是超過12個月以來的最低點。(參見:八月份外盤棉花價格走勢圖)
表一 八月份外盤棉花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美分/磅 |
日期 項目 |
CotlookA(FE) |
漲跌 |
紐約棉期1110 |
漲跌 |
FCindexM |
漲跌 |
ICindexM |
漲跌 |
07/29/2011 |
114.90 |
-0.40 |
102.08 |
-0.73 |
133.41 |
-1.81 |
142.14 |
-1.38 |
08/01/2011 |
113.80 |
-1.10 |
105.59 |
3.51 |
132.89 |
-0.52 |
138.02 |
-4.12 |
08/09/2011 |
109.90 |
-3.10 |
97.26 |
-1.75 |
126.39 |
-3.00 |
129.70 |
-5.62 |
08/17/2011 |
114.50 |
-0.10 |
108.43 |
3.81 |
129.35 |
-0.38 |
132.42 |
-0.77 |
08/19/2011 |
116.45 |
-0.65 |
106.76 |
-0.79 |
131.91 |
-0.73 |
134.29 |
-1.37 |
08/25/2011 |
115.30 |
-0.10 |
102.59 |
-2.03 |
128.54 |
-0.42 |
132.82 |
-0.14 |
08/31/2011 |
115.60 |
0.50 |
105.88 |
0.97 |
129.03 |
0.46 |
133.15 |
0.40 |
月漲跌總量 |
|
0.70 |
|
3.80 |
|
-4.38 |
|
-8.99 |
±幅度(%) |
|
0.61 |
|
3.72 |
|
-3.28 |
|
-6.32 |
上月漲跌量 |
|
-21.45 |
|
-21.61 |
|
-39.34 |
|
-26.34 |
上月±(%) |
|
-15.73 |
|
-17.47 |
|
-22.77 |
|
-15.63 |
縱觀八月份的ICE期棉,乃是在弱勢震蕩行情中呈凹形波動,總體上小幅上漲的曲折走勢,運行谷底在9日,波峰在17日。八月全月,紐約棉期1110合約累計上漲了3.80美分/磅,漲幅為3.72%,月末運行在105.88美分/磅的價位上。國際棉花價格指數(shù)CotlookA(FE)累計上漲了0.70美分/磅,漲幅為0.61%,月末運行在115.60美分/磅的價位上。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shù)FCIndexM累計下降了4.38美分/磅,降幅為3.28%,月末運行在129.03美分/磅的價位上。國際棉花指數(shù)ICindexM累計下降了8.99美分/磅,降幅為6.32%,月末運行在133.15美分/磅的價位上。(參見:表一和八月份外盤棉花價格走勢圖)
八月份進口棉價格,遠高于ICE期棉的價格和國際棉花價格指數(shù)CotlookA(FE)。例如月末,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shù)FCIndexM、國際棉花指數(shù)ICindexM分別比紐約棉期1110合約高出23.15美分/磅、27.27美分/磅;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shù)FCIndexM、國際棉花指數(shù)ICindexM分別比國際棉花價格指數(shù)CotlookA(FE)高出13.43美分/磅、17.55美分/磅(參見:表一和八月份外盤棉花價格走勢圖)
八月份國內(nèi)棉花市場行情基本是處于在新棉收儲價的規(guī)整“權(quán)衡”之下,盤整中圍繞著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而弱勢且較為穩(wěn)定的運行態(tài)勢。
由于在新棉花年度前夕的八月份,下游紡織服裝消費需求仍然不振,棉紡織企業(yè)又在“去庫存”降價促銷,棉市疲軟清淡,缺乏方向指引,故而多、空雙方對于新棉收儲價格到底是“托底”還是“封頂”,難求一致,致使國內(nèi)棉市處于僵持不下的“觀望”氛圍之中。但是,不管怎么說,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還是如“定海神針”般的規(guī)穩(wěn)平衡著疲弱清淡的“棉季末月”蹣跚(盤整)著走完了其最后的行程。
八月份上、中旬,國內(nèi)棉價在濃重的“觀望”情緒中,交易清淡不振,價格疲軟下跌。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在8月1日跌破20000元/噸的整數(shù)價位后,繼續(xù)下跌,于8月3日就跌到了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4日在跌破了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后直至月末,一直運行在19800元/噸的價位之下。近期電子撮合1108合約、1109合約也在繼1日跌破20000元/噸的整數(shù)價位后,隨之于8月4日跌破了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唯有鄭棉期貨因不時受到ICE期棉震蕩行情的牽聯(lián)“拉動”,雖是在弱勢盤整中微幅下跌,步步向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靠攏的走勢,但直至月底,仍然運行在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之上,相比近期鄭棉期貨1109合約靠攏的更近一些,月末運行在19910元/噸的價位上。同期,現(xiàn)貨市場的皮棉仍嚴重滯銷,棉花加工企業(yè)和棉商四處推銷庫存(囤)棉花,推銷積極,心情迫切,價格也可商洽優(yōu)惠,可是棉紡織企業(yè)的采購卻不積極。雖有個別棉紡織廠有少量補庫行為,詢價者也比往日稍多,但市場上的成交量并未有顯著的增大,棉花加工企業(yè)和棉商的銷售壓力難以緩解。
從八月中旬末的18日開始,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企穩(wěn)反彈,并微幅連續(xù)上漲至月末,8月18日~31日的10個交易日,累計共上漲了250元/噸,漲幅為1.31%。同期電子撮合棉價也是在盤整中小幅上漲的走勢,如近期電子撮合1109合約累計共上漲了431元/噸,漲幅為2.21%。近期鄭棉期貨1109合約則是小幅盤整下降,逐步向新棉收儲價格靠攏的走勢,累計共下降了310元/噸,降幅為1.52%。期間部分棉紡織企業(yè)開始在現(xiàn)貨棉價遠低于19800元/噸的收儲價時,零星小量的購棉補庫。同時,棉花加工企業(yè)為了清庫以備新棉收購,也以比前期稍加優(yōu)惠的價格對老用戶促銷存棉。故而現(xiàn)貨棉花成交量就暫時有所上升,棉價也隨之微幅上漲。可是眼下棉市上較好等級的現(xiàn)貨存棉已所剩無幾,售價又有300~500元/噸的上漲,也限制了交易量的上升。但是棉紡織企業(yè)總體上等待“收儲交易辦法”出臺后,視其實施情況再行定奪購棉方針的“觀望”情緒,仍在主導著其“現(xiàn)用現(xiàn)買”的購棉行動。因此,國內(nèi)棉花市場就呈現(xiàn)出“交易微動而未火爆,棉價小升而未大漲”的短期微溫的回暖局面。
表二 八月份國內(nèi)棉花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 |
日期 項目 |
CCindex229 |
漲跌 |
CCindex328 |
漲跌 |
電子撮合1109 |
漲跌 |
鄭棉期貨1109 |
漲跌 |
07/29/2011 |
22270 |
-241 |
20123 |
-158 |
20040 |
-156 |
20955 |
-240 |
08/01/2011 |
22044 |
-226 |
19945 |
-178 |
19913 |
-127 |
20985 |
30 |
08/04/2011 |
21544 |
-249 |
19716 |
-84 |
19708 |
-149 |
20570 |
-245 |
08/15/2011 |
20614 |
-115 |
19124 |
-65 |
19529 |
-43 |
20475 |
25 |
08/18/2011 |
20542 |
4 |
19058 |
1 |
19407 |
-69 |
20485 |
25 |
08/25/2011 |
20701 |
104 |
19132 |
39 |
19879 |
251 |
20455 |
-50 |
08/31/2011 |
20872 |
62 |
19307 |
60 |
19919 |
12 |
19910 |
-240 |
月漲跌總量 |
|
-1398 |
|
-816 |
|
-121 |
|
-1045 |
±幅度(%) |
|
-6.28 |
|
-4.06 |
|
-0.63 |
|
-4.99 |
上月漲跌量 |
|
-3891 |
|
-3933 |
|
-2982 |
|
-2880 |
上月±(%) |
|
-14.87 |
|
-16.35 |
|
-12.96 |
|
-12.08 |
八月份,國內(nèi)現(xiàn)貨棉價和電子撮合棉價都是先抑后揚,累計仍小幅下降且月初(4日)即已跌破新棉收儲價的弱行走勢,但降幅已比上月有大幅度的收縮。二者表現(xiàn)不同的是現(xiàn)貨棉價是先連續(xù)下降而后又連續(xù)上漲的走勢,電子撮合棉價則是先盤整下降而后又盤整上漲的走勢。而國內(nèi)電子盤鄭棉期貨則是在盤整中連續(xù)大幅下降,且逐步向新棉收儲價靠攏的弱行走勢。
八月全月,鄭棉期貨1109合約、電子撮合1109合約、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全月分別累計下降了1045元/噸、121元/噸、816元/噸,降幅分別為4.99%、0.63%、4.06%。月末分別運行在19910元/噸、19919元/噸、19307元/噸的價位上。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8月份國內(nèi)棉價已經(jīng)全部跌破了20000元/噸的整數(shù)線,運行在19000元/噸~20000元/噸的整數(shù)線之間。月末,電子撮合1109合約的價位最高,在19919元/噸運行;現(xiàn)貨指數(shù)CCindex328的價位最低,在19307元/噸運行;鄭棉期貨1109合約的價位居中,在19910元/噸運行。現(xiàn)貨指數(shù)CCindex328的價位比鄭棉期貨1109合約的價格低了603元/噸,比電子撮合1109合約的價格低了612元/噸。鄭棉期貨1109合約的價格比電子撮合1109合約的價格低了9元/噸,期、撮棉價已經(jīng)趨于一致。(參見:表二和八月份國內(nèi)棉花價格走勢圖)
表三 八月份化纖原料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 |
日期 項目 |
PTA期貨1109 |
漲跌 |
聚酯切片 |
漲跌 |
滌綸短纖 |
漲跌 |
粘膠短纖 |
漲跌 |
07/29/2011 |
9350 |
10 |
12400 |
0 |
12950 |
100 |
17900 |
0 |
08/01/2011 |
9400 |
50 |
12400 |
0 |
12950 |
0 |
17900 |
0 |
08/08/2011 |
9608 |
0 |
12400 |
-50 |
13100 |
-50 |
18250 |
100 |
08/15/2011 |
9856 |
94 |
12300 |
0 |
13000 |
0 |
18450 |
50 |
08/19/2011 |
9908 |
-116 |
12425 |
25 |
13100 |
0 |
18530 |
30 |
08/25/2011 |
10112 |
-2 |
12450 |
-25 |
13270 |
0 |
18800 |
100 |
08/31/2011 |
10272 |
54 |
12575 |
50 |
13350 |
0 |
19000 |
70 |
月漲跌總量 |
|
922 |
|
175 |
|
400 |
|
1100 |
±幅度(%) |
|
9.86 |
|
1.41 |
|
3.09 |
|
6.15 |
上月漲跌量 |
|
502 |
|
675 |
|
200 |
|
-350 |
上月±(%) |
|
5.67 |
|
5.76 |
|
1.57 |
|
-1.92 |
八月份,化纖原料行情是在穩(wěn)定運行中小幅累漲的走勢。在棉價弱行,紗、布價降的疲軟花紗布市場氛圍中,化纖原料能夠獨自維持穩(wěn)定且小幅走強的走勢,主要是受其上游原料價格上漲的拉動所致,另外還有下游紗、布價格降幅收縮或逐步趨穩(wěn)的支撐。滌綸短纖的上游原料PTA期貨價格大幅上漲,部分生產(chǎn)廠家設備檢修庫存減少等因素致其售價小幅上漲。粘膠短纖的價格大幅上漲,則是因上游木漿價格小幅上浮,使得生產(chǎn)成本增加,以及下游人棉紗價格穩(wěn)健上行,對其價格形成支撐所致。
八月全月統(tǒng)計,PTA期貨1109合約的價格共累計上漲了922元/噸,漲幅為9.86%;上月累計上漲了502元/噸,漲幅為5.67%。國內(nèi)聚酯切片的價格共累計上漲了175元/噸,漲幅為1.41%;上月累計上漲了675元/噸,漲幅為5.76%。滌綸短纖的價格共累計上漲了400元/噸,漲幅為3.09%,月末運行在13350元/噸的價位上;上月累計上漲了200元/噸,漲幅為1.57%。粘膠短纖的價格共累計上漲了1100元/噸,漲幅為6.15%,月末運行在19000元/噸的價位上;而上月累計下降了350元/噸,降幅為1.92%。(參見:表三)
表四 八月份紗線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 |
日期 項目 |
C32SD |
漲跌 |
JC40SD |
漲跌 |
T/C65/3545SD |
漲跌 |
OEC10SD |
漲跌 |
07/29/2011 |
29200 |
-50 |
34850 |
-100 |
24450 |
-50 |
22200 |
-50 |
08/01/2011 |
29000 |
-100 |
34750 |
-100 |
24450 |
0 |
22150 |
-50 |
08/08/2011 |
28250 |
-100 |
33750 |
-100 |
24250 |
0 |
21600 |
-100 |
08/15/2011 |
27250 |
-150 |
32450 |
-200 |
23650 |
-200 |
21300 |
-100 |
08/19/2011 |
26750 |
-100 |
31850 |
-100 |
23450 |
0 |
21100 |
-100 |
08/25/2011 |
26700 |
0 |
31650 |
-150 |
23500 |
0 |
21100 |
0 |
08/31/2011 |
26750 |
0 |
31650 |
0 |
23550 |
50 |
21150 |
0 |
月漲跌總量 |
|
-2450 |
|
-3200 |
|
-900 |
|
-1050 |
±幅度(%) |
|
-8.39 |
|
-9.18 |
|
-3.68 |
|
-4.73 |
上月漲跌量 |
|
-1750 |
|
-2950 |
|
-1450 |
|
-1000 |
上月±(%) |
|
-5.65 |
|
-7.80 |
|
-5.60 |
|
-4.31 |
八月份紗、布市場行情基本上是與棉花行情同步運行的走勢。
在上、中旬棉花價格繼續(xù)下降的打壓和下游需求仍然萎靡的擠壓下,紗、布行情延續(xù)著自三月份以來就價格疲軟且交易清淡的走勢。棉紡織企業(yè)在延續(xù)“去庫存”的“拋售”進程中,繼續(xù)大幅下調(diào)紗、布售價,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在低迷的棉紗市場上,進口棉紗和國內(nèi)棉紗同病相憐,售價也是隨行就市的下降走勢。
進入下旬,隨著棉花價格的逐步回暖,反彈微升,紗、布價格也開始止降并走出了相對穩(wěn)健的行情,個別品種還有微幅的上調(diào)。但市場交易量并未全面提升,僅只是部分品種小批量的隨用隨購,棉紡織企業(yè)的產(chǎn)品庫存壓力仍大。純棉紗線價格止降之后,部分品種的價格有微幅的上調(diào),走勢也顯穩(wěn)健,例如適宜于織制秋冬面料的OEC10SD、C20S、C32S、C40S等粗、中支純棉普梳紗詢貨的增多,也有散貨交易。人棉紗、純滌紗的價格在其原料漲價的拉動之下,本月一直是穩(wěn)中緩升的走勢,在下旬又小幅走強,增幅有所加大。T/C紗的價格也是在下旬開始趨穩(wěn)并微漲,但實際成交時尚有商討的空間。滌粘紗價格穩(wěn)定,實際報價與同支數(shù)的T/C紗價格相近或相同。
8月31日,江蘇某大型紡企純棉紗、滌棉紗出廠價格再度調(diào)整,其中精梳純棉紗普遍下調(diào)2000元/噸,半精梳、長絨棉以及普梳紗下調(diào)1500元/噸,含棉比例在50%以上的滌棉紗下調(diào)500~1000元/噸,而普梳T/C65/35系列針織紗上調(diào)500元/噸。在此基礎上量大仍可優(yōu)惠。該大型紡企這一舉措,明顯的反映出大、中型棉紡織企業(yè)紗線“庫存”的壓力依然很大,而小型棉紡織企業(yè)因資金實力弱,前期購棉“現(xiàn)用現(xiàn)買”,采取“限、停產(chǎn)”和“去庫存”等規(guī)避措施靈活、機動,反而紗線“庫存”的壓力相對較小。
八月份紗線價格雖然先抑后揚,下旬止降趨穩(wěn)并有微幅的反彈,但全月累計,純棉紗線與T/C紗線卻仍是大幅下降的疲軟走勢,人棉紗和純滌紗的價格則是穩(wěn)中微升,小幅上漲的走勢。與七月份相比,純棉紗線的價格降幅都有所擴大,而T/C紗線的價格降幅則有小幅的收縮。本月紗線代表品種C32SD、JC40SD、T/C65/3545SD、OEC10SD,分別累計降價2450元/噸、3200元/噸、900元/噸、1050元/噸;降幅分別為8.39%、9.18%、3.68%、4.73%;月末分別運行在26750元/噸、31650元/噸、23550元/噸、21150元/噸的價位上。而七月份則分別累計降價1750元/噸、2950元/噸、1450元/噸、1000元/噸;降幅分別為5.65%、7.80%、5.60%、4.31%。(參見:表四)
表五 八月份坯布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米 |
日期 項目 |
C 32×32 130×70 47" 斜紋 |
漲跌 |
JC 40×40 133×72 67" 府綢 |
漲跌 |
R 30×30 68×68 63" 細布 |
漲跌 |
T/C 45×45 110×76 63" 滌細 |
漲跌 |
07/29/2011 |
6.87 |
-0.01 |
10.02 |
-0.03 |
5.85 |
0 |
6.20 |
-0.01 |
08/01/2011 |
6.86 |
-0.01 |
10.00 |
-0.02 |
5.85 |
0 |
6.18 |
-0.02 |
08/08/2011 |
6.80 |
0 |
9.86 |
-0.02 |
5.86 |
0.01 |
6.10 |
-0.02 |
08/15/2011 |
6.75 |
-0.01 |
9.76 |
-0.02 |
5.86 |
0 |
5.98 |
-0.02 |
08/19/2011 |
6.70 |
-0.01 |
9.72 |
0 |
5.87 |
0.01 |
5.91 |
-0.02 |
08/25/2011 |
6.70 |
0 |
9.70 |
-0.01 |
5.92 |
0.02 |
5.90 |
-0.01 |
08/31/2011 |
6.72 |
0.02 |
9.70 |
0 |
5.93 |
0 |
5.90 |
0 |
月漲跌總量 |
|
-0.15 |
|
-0.32 |
|
0.08 |
|
-0.30 |
±幅度(%) |
|
-2.18 |
|
-3.19 |
|
1.37 |
|
-4.84 |
上月漲跌量 |
|
-0.33 |
|
0.53 |
|
-0.29 |
|
-0.17 |
上月±(%) |
|
-4.58 |
|
-5.02 |
|
-4.72 |
|
-2.67 |
八月份坯布行情總體上亦是先抑后揚,下旬止降趨穩(wěn)并有微幅的反彈,但全月累計卻仍是大幅下降的疲軟走勢,但與上月相比,純棉坯布的降幅有所收縮,而T/C坯布的降幅卻有所擴大。唯有人棉坯布的價格卻是在其原料木漿價格小幅上漲的拉動下,上中旬穩(wěn)定運行,下旬微幅上調(diào),全月累計小幅上漲的走勢。
坯布代表品種C32S×32S130×7047"斜紋、JC40S×40S133×7267"府綢、R30S×30S68×6863"細布、T/C45S×45S110×7663"滌細,分別累計降(漲)價-0.15元/米、-0.32元/米、0.08元/米、-0.30元/米;降(漲)幅分別為-2.18%、-3.19%、1.37%、-4.84%;月末分別運行在6.72元/米、9.70元/米、5.93元/米、5.90元/米的價位上。(參見:表五)
近期棉花交易商比較關(guān)注8月28日吹襲美國佛吉尼亞州、北卡羅萊納州和南卡羅萊納州的颶風艾琳(Irene)對棉花造成的損壞程度如何。因為颶風挾帶著降水,會給正處于盛鈴期的棉花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損害。如果風災損害嚴重的話,將影響后市外盤棉花行情的走勢。
國內(nèi)棉市雖在8月下旬止降回暖,但卻并不是由下游消費需求啟動的推舉所致,而是小棉紡織企業(yè)及部分中型棉紡織企業(yè)購棉熱情升高,在新棉上市前,趁市場棉價低于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時,“現(xiàn)用現(xiàn)買”的臨時采購行為,推動并支撐棉價穩(wěn)健的微幅上升。而大(中)型棉紡織企業(yè)的棉花原料庫存基本都可以維持到9月下旬之后,暫時并未出手大量購棉補庫,只有在詢到質(zhì)量較好的高等級陳棉且價格合適時才予以采購。他們在等待質(zhì)量較好的新棉大批上市且新棉價格低于收儲價1000~2000元/噸時,再考慮大量購棉補庫。因而目前棉花行情的企穩(wěn)回暖,并不是由下游消費需求啟動的推舉所致,而是高等級陳棉量、價暫時有所回升的反映。雖然目前部分品種的秋冬面料已有小量需求跟進,但總體看來下游紡企訂單情況并未見明顯好轉(zhuǎn),仍然是以短期小量訂單為主。因而新棉年度初期,棉花行情仍會是在圍繞新棉收儲價格上下波動的區(qū)域內(nèi),弱勢盤整的走勢。但是8月下旬市場上的棉紡織企業(yè)詢價增多,也充分顯示了棉紡織企業(yè)的補庫意愿正在逐漸增強的現(xiàn)實。
8月26日,全國棉花交易市場、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終于在2011/2012新棉花年度的前夕,公布了涉棉人士巴望了數(shù)月之久的《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辦法》和《<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實施辦法》,讓人們能夠在吃下這顆“定心丸”后,較為心靜氣閑的跨入新的棉花年度。
現(xiàn)在回想自6月30日至7月16日,山東濱州某大型紡企再度在半月內(nèi)連續(xù)7次下調(diào)皮棉采購價格的舉措,強力打壓國內(nèi)現(xiàn)貨棉價一路大幅度的急速下滑,直奔19800元/噸的終極目標,并終于在8月4日“沖刺”成功,跌破了19800元/噸的收儲價位。之后便一直穩(wěn)定在19800元/噸的價位下盤整運行。其倚仗的不正是3月30日發(fā)改委等八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的《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這柄“尚方寶劍”嗎!而19800元/噸的收儲價也成了七、八兩個月規(guī)整“權(quán)衡”國內(nèi)棉價運行區(qū)域的“中心標尺”。
表六現(xiàn)貨棉價漲跌變化統(tǒng)計表 |
單位:元/噸 |
日期 |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 |
日期 |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 |
CCindex328 |
CCindex328 |
2011.06.30 |
24056 |
2011.08.18 |
19058 |
2011.08.04 |
19716 |
2011.08.31 |
19307 |
漲、跌總量 |
-4582 |
漲、跌總量 |
250 |
±幅度(%) |
-18.86 |
±幅度(%) |
1.31 |
再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6月29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的價位是24298元/噸,從6月30日猛降242元/噸后的24056元/噸開始,到8月4日跌破新棉收儲價的19716元/噸,期間只用了26個交易日,棉價就連續(xù)下跌了4582元/噸,跌幅為18.86%。CCindex328自8月18日止跌回升了1元/噸的19058元/噸始,微幅連續(xù)上升至8月31日的19307元/噸,10個交易日共上漲了250元/噸,漲幅為1.31%。(參見:表六)
但是我們在關(guān)注新棉收儲何時實施,以及收儲前后的行情動態(tài)的同時,還有必要比較分析一下今年收儲目的與2008年收儲目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今年八部委文件中對收儲目的表述為:“穩(wěn)定棉花生產(chǎn)、經(jīng)營者和用棉企業(yè)市場預期,保護棉農(nóng)利益,保證市場供應。”;而2008年對收儲目的表述為:“穩(wěn)定棉花市場,保護棉農(nóng)利益。”“穩(wěn)定市場”是二者的相同之處,但只是手段。而穩(wěn)定的最終目的:2008年僅為“保護棉農(nóng)利益”,今年加上了“保證市場供應”。這其中是否可能體現(xiàn)了國家對大規(guī)模收儲國產(chǎn)棉,會造成進口棉擠占市場份額的擔憂?亦或擔心收儲量過大而影響紡織行業(yè)的發(fā)展?值得我們對新棉收儲的利與弊進行權(quán)衡之后,適時作出我們自己的抉擇。
應該說,2010/2011棉花年度最后以低于新棉收儲價格的19307元/噸的價位,以及連續(xù)10個交易日微幅上漲的相對穩(wěn)健的市場行情,交了一個比較圓滿的“好班”。9月份既是2011/2012新棉年度的開元月,又是秋冬紡織服裝市場傳統(tǒng)旺季的起始月,但愿目前相對穩(wěn)健的花紗布市場行情,能夠借助《2011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辦法》的實施,為我們帶來一個吉瑞的開端!
錦橋紡織網(wǎng)
2011年09月02日 轉(zhuǎn)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zhuǎn)自錦橋紡織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