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wǎng)—資訊頻道> 綜合信息>正文
7月6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下調263個基點至6.6857,創(chuàng)2010年11月來新低,人民幣貶值預期再度升溫。分析認為,英國脫歐導致美元飆升是此輪人民幣快速貶值的主要原因,脫歐談判的的不確定性仍施壓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增大。
英國公投脫歐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了1.3%。民生證券海外分析師張瑜認為,此次貶值并未伴隨結售匯數(shù)據(jù)等基本面的惡化。結售匯逆差縮窄,表明私人部門持匯待漲情緒大幅緩解;出口結匯率上升、進口付匯率下降,并未發(fā)生明顯背離;離在岸差額基本穩(wěn)定,上升幅度明顯低于前兩撥高峰。
登富特高級外匯分析師朱曉煒對和訊網(wǎng)表示,從去年8月大跌起就已宣告人民幣處在長期漲勢、中短期下跌調整的階段,調整時間至少需要2-3年。他認為,此輪下跌是大勢所趨,英國脫歐事件作為一個催化劑,擴大了短期跌幅。另外,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動,人民幣走勢會日趨市場化,波幅加大是必經(jīng)的過程。
事實上,近日高層和官媒頻頻放話引導市場預期。人民日報海外版4日刊發(fā)的文章稱,與歷史上其他曾經(jīng)歷過由“盯住匯率”制退出的國家過程一樣,市場各方未來也必將經(jīng)歷一段逐步適應人民幣波動幅度加大的時期。
央行行長周小川此前也表示,自2003年后的十年內,匯率相對穩(wěn)定,并呈單邊升值,因此,年輕一代對匯率波動的準備不足。下一步人民幣匯率制度應符合市場經(jīng)濟的更高要求,即匯率更加靈活,經(jīng)常賬戶和資本賬戶資金流動更加自由,本外幣兌換更加方便,并能為本國和外國投資者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不過短期來看,英國脫歐的余波仍施壓人民幣。根據(jù)英國官方表態(tài),英國希望至少獲得2年的脫歐過渡期,但以德國為代表的歐盟核心國家希望盡快完成英國脫歐程序。資深外匯專家韓會師認為,由于雙方分歧較大,可能使脫歐陷入冗長的法律程序,這對歐元和英鎊都不利,而如果歐元和英鎊遲遲不能從脫歐的負面影響中解脫出來,美元將可能獲得持續(xù)支撐,這必然對人民幣施加貶值壓力。
張瑜認為,短期不可掉以輕心,下半年人民幣匯率面臨一定貶值壓力,但也不必過度恐慌,本輪貶值壓力可控性強于去年8月和今年年初的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