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0月全國棉紗進口簡況
自年初以來,國內(nèi)棉花價格逐漸上升,4月上旬達最高值,后保持微弱的下跌趨勢,至9月中下旬出現(xiàn)回升勢頭,前三季度,國內(nèi)外棉價差基本保持在4000元/左右浮動。據(jù)10月份實施的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新標準顯示,10月8日國內(nèi)棉價為19473元/噸,后逐步升高,11月13日達最高,為19735元/噸,之后略有下滑。相應的,國內(nèi)外棉價差也進一步拉大,10月中上旬為4600元/噸左右,隨后價差一路攀升,11月中下旬在5400元/噸左右。國內(nèi)外棉價差一直較大,加之,棉花進口受配額限制,而進口棉紗線不受政府配額管制,2013年國內(nèi)大量進口棉紗線。 一、2013年1-10月我棉紗進口總體增長 據(jù)海關統(tǒng)計,今年1-10月,全國棉紗線進口總量達175.1萬噸,同比增長44.2%,占全國紡織服裝進口總量的26.8%;進口金額57.1億美元,同比增長43.6%;進口平均單價為3.26美元/公斤,同比下降0.4%。 1月份,我棉紗進口數(shù)量增幅最高,達153.8%,為18.2萬噸;2月份同比下滑17.2%,進口數(shù)量居前10月最低,為10.2萬噸;3-10月進口數(shù)量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長,其中,8月份最高為20.3萬噸,10月份進口數(shù)量為18.3萬噸,同比增長44.3%。 二、1-10月棉紗線進口價格先升后降。 1-10月份,全國棉紗線進口均價為3.26美元/公斤,僅為我棉紗線出口均價的2/3。1月份進口單價為3.19美元/公斤,后基本呈上升態(tài)勢,直至5月份達最高值,為3.31美元/公斤;之后持續(xù)下滑,8、9月份進口單價與平均單價持平,10月份進一步降至3.24美元/公斤。 三、前10個月,從進口數(shù)量看,巴基斯坦為我棉紗線進口第一大來源國,印度第二,我國從印尼、美國、泰國進口增長最快。 今年前10個月,巴基斯坦、印度仍是我國棉紗線進口最主要兩大來源國,合計占我棉紗線進口總量的59.1%。其中,我國從巴基斯坦進口棉紗數(shù)量最高,為51.9萬噸,同比增長17.3%;進口金額15.3億美元,同比增長18.5%;我國從巴進口價格優(yōu)勢十分明顯,進口均價僅為2.94美元/公斤。我國從印度進口棉紗線數(shù)量僅次于巴基斯坦,近51.6萬噸,同比增長112.6%;由于從印度進口均價高于巴基斯坦,為3.25美元/公斤,合計進口金額最高,為16.8億美元。越南是我棉紗線第三大進口來源國,進口數(shù)量20.7萬噸,同比增長49%。 我從印尼、美國、泰國進口增長迅速,增幅在十大進口來源國中最高,進口數(shù)量分別為5.5萬噸、4.7萬噸和3.9萬噸,增幅分別達131.2%、163.7%和128.5%,居我棉紗線進口來源國第六、七、八位。 四、廣東仍居全國棉紗線進口省市排名第一位,北京、上海居第二、三位。 前10個月,廣東仍是我棉紗線進口第一大省,進口企業(yè)有665家,進口數(shù)量為55.5萬噸,占全國進口總量的31.7%,同比上升31.8%;進口金額19.3億美元,進口價格相對較高,為3.48美元/公斤。北京、浙江居我棉紗進口省市第二、三位,進口數(shù)量分別為31.4萬噸和28.6萬噸,同比增長41.9%和27.2%,分別占比18%和16.4%。其余十大進口省市均有所增長,福建、安徽進口總量同比增長了一倍多,河北增長兩倍多,湖北進口數(shù)量增幅最大為404.9%。 轉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wǎng)",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wǎng)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