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日評(10.23):鄭棉縮量下跌 南北疆收購價差拉大
美棉盤整。對美棉質量炒作后,市場缺乏指引,外盤窄幅盤整,12月合約結算價76.93美分,漲5點。市場繼續(xù)關注美棉分檢及采摘進度。 美棉采摘進度略落后。USDA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10月21日,美棉吐絮率為94%,前一周為91%,上年同期為95%,近五年平均為92%。38%的棉花已采摘,上年同期為44%。69%的棉花生長正常(優(yōu)秀11%,良好31%,一般27%),18%的棉花生長較差,13%非常差。 南北疆收購價拉大,企業(yè)積極交儲。南、北疆進入采摘中后期,10月下旬霜黃棉、輕霜棉比例明顯上升,籽棉品級逐漸下降,很多軋花對霜黃棉、低等級籽棉、超水棉拒收。交儲競拍異常激烈,一是部分軋花廠需要及時回籠資金,擴大收購加工量;二是擔心疆內溫度下降,企業(yè)交儲時因回潮問題無法通過復檢的可能性上升,而且虧重比例也將增大;三是企業(yè)普遍不看好后市,認為收儲結束后棉價會下跌。23日北疆石河子、奎屯等地40衣份、12%以內水份籽棉的基準收購價8.10-8.15元/公斤,三、四級為主;南疆阿克蘇、巴楚兩地40衣份籽棉的基準收購價達到9.05-9.10元/公斤,因搶收和籽棉等級高,一些軋花廠仍拉高收購。 德州收購緩慢。山東德州棉花吐絮速度加快,但收購進度緩慢。23日,德州市棉籽價格在1.11元/斤左右,比上周上漲0.02元/斤左右。4級籽棉收購價4.05-4.10元/斤,衣分36-37%。近期棉企明顯感到收購成本偏高,但下調收購價后農民惜售,收購冷清。據(jù)了解,武城、夏津縣不少棉企從新疆石河子、奎屯等地購進高等級籽棉,用汽車運回武城,每公斤籽棉運費在1元左右,以三級棉為主。前期略有利潤,近期隨著新疆棉價上漲及北疆已開始下雪,汽運棉花已經停止,收購人員已撤回。 紡企訂單減少,紗價僵持。雙節(jié)過后,織造市場略顯疲態(tài)。雖然整體成交量仍緩步上升,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差距仍然較大。目前訂單同比下降15%左右,主要的常規(guī)產品大單減少,小單居多;長單減少,短單居多。預計10月下旬之后,隨著紡織旺季周期結束,需求將逐步下滑,企業(yè)將面臨更大挑戰(zhàn)。近日純棉紗整體報價僵持,成交量下滑,紗廠銷售壓力大。山東聊城某紡織企業(yè)棉紗價格持穩(wěn),現(xiàn)精梳32S報29000元/噸,40S報31500元/噸,出貨尚可,其它規(guī)格較為清淡。寧波某大型國際貿易公司進口純棉紗16、32S出貨較好,32S自提價26000元/噸,21S相對冷清,價格小幅走低,23000元/噸。 收儲成交突破123萬噸。22日計劃收儲117400噸,成交84100噸,成交比例71.6%,較前一天增加8600噸。其中,疆內計劃收儲55000噸,實際成交54640噸,成交比例99.3%;內地計劃收儲交62400噸,成交29460噸,成交比例47.2%。收儲累計成交1238090噸,新疆累計成交962840噸,內地累計成交275250噸。 鄭棉縮量下跌,尾盤跳水。23日,鄭棉平開,全天弱勢震蕩,尾盤在股指跳水和其他商品帶動下跌幅擴大,成交縮量,持倉減少。撮合延續(xù)跌勢。鄭棉1301收于19620,跌100點。當日總成交5.65萬手,較前一交易日減少3.68萬手;持倉31.7萬手,減少6120手。 23日期貨撮合價差略有縮小,近月價差為461元/噸,仍為近期高位。 23日期貨倉單為944張,減少3張,有效預報仍為13張。 鄭棉1305合約和1301合約負價差擴大至-145元/噸。 內地籽棉質量較差,棉農將不同等級棉花混合交售,企業(yè)為控制成本,謹慎收購,進度緩慢。南疆社會資金介入,籽棉收購價抬高;北疆稍低,交儲有一定利潤。收儲成交123萬噸。 棉紗價格平穩(wěn),銷量沒有明顯改善。皮棉現(xiàn)貨清淡,紡企采購不積極,期貨倉單流出減緩。今日鄭棉收于低點,短線走弱,空單繼續(xù)持有,現(xiàn)貨商擇機在05合約套保。 棉花及紗線、坯布價格風險防范咨詢:銀河期貨青島營業(yè)部 劉耀 電話:0532-80661672 QQ:75088936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