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之后,河北滄州地區(qū)天氣持續(xù)晴朗,棉花吐絮正常。驅車走在307國道滄州至河間段,看到路兩旁的棉花開得白花花一片,走下車仔細觀察,發(fā)現棉花已經有半數完成采摘,眼下正在開放的為中噴花,籽棉色澤、絨長都很好,預估基本能達到正3級。據當地棉企反映,現在正是棉花吐絮高峰期,當地棉農一般是一天一摘,平均每畝每天摘10-15斤。而且籽棉質量較國慶節(jié)之前大幅提高,一般都在正4級以上,40%達到正3級,個別達到2級。根據當前天氣及采摘情況,預估今年籽棉產量在400-410斤/畝,與去年基本持平。
10月10日,當地3級籽棉收購價4.25元/斤(衣分39%,回潮率15%以下),4級4.10元/斤,弱4級3.95元/斤,籽棉價格較長假之前跌0.05元/斤,較昨日持平。籽棉價格下跌緣自皮棉行情不佳。當天,3級皮棉報價18900元/噸(提貨、毛重、帶票,下同),較昨天跌100元/噸,4級18000元/噸,5級15800元/噸,較國慶之前跌200元/噸,較昨日持平。受經濟危機影響,棉花下游企業(yè)經營狀況未見好轉,紡企皮棉采購謹慎,致使棉企皮棉銷售遲滯,棉企只能主動降低皮棉銷售報價,這是皮棉價格下跌的最直接原因。
據筆者了解,往年這個時候,街上隨處可見走街串戶的棉販,而今年幾乎見不到,偶爾見一個棉販也是經營狀況不好,他們一天僅能收夠300-400斤籽棉,利潤0.1元/斤左右,遠不如去年的0.2-0.3元/斤的水平。而企業(yè)更是慘淡經營,400型棉企日收3-5萬斤,200型棉企日收1-2萬斤,而去年這個時候400型棉企日收10-20萬斤。據了解,籽棉收購緩慢的原因有三:一是籽棉價格偏低,棉農惜售情緒較強,寧存不售;二是當地棉農有集中交售習慣,籽棉未全部采摘完畢之前交售熱情高;三是今年當地播種面積較少,市場棉花總量不大。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