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批國儲棉首日上市即遭“哄搶” 棉花期價創(chuàng)新高
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創(chuàng)16個月新高 時隔20天,第3批國家儲備棉花競賣交易20日再度舉行。與多數(shù)市場人士預計的一樣,第3批國儲棉首日上市即遭“哄搶”,計劃拋售的16123噸儲備棉盡數(shù)成交,加權成交價格14974元/噸,成交價格較上輪拋售明顯上浮。 值得一提的是,20日投放參與競拍的儲備棉全部為新疆棉,最高競拍價格15400元/噸,創(chuàng)出國儲拋棉以來的競拍最高價,同時也是陳棉競拍的最高價格。 20日共有239家交易商參與國儲棉競賣交易。最終51家企業(yè)順利成交,全天推出資源總捆數(shù)是71捆,實際成交71捆。20日競拍的最高價格15400元/噸,有3捆棉花競得此價,等級是329、429、弱三級,分別由承儲在九江直屬庫、南京棉麻儲運公司、鹽城直屬庫,由3家紡織廠競得;最低競拍價格14610元/噸,等級是428級,承儲在蘭州直屬庫,由保定銀祥棉業(yè)有限公司競得。 20日成交儲備棉前3名的紡織企業(yè)分別是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1901噸;山東圣隆紡織集團棉花加工有限公司,1007噸;華芳集團金田紡織有限公司,822噸。截止11月20日中儲糧公司累計成功拋售儲備棉215.06萬噸。其中2008年度儲備棉150.7萬噸,2003-2007年度棉花64.36萬噸。 按照計劃,第3批國儲棉將通過競拍的方式向市場投放50萬噸棉花。業(yè)內人士表示,20日是第3批國儲棉的競拍首日,由于距離第2批儲備棉競拍結束已經有20天,相隔時間相對較長,意欲購買的紡織企業(yè)籌備時間相當充分,導致競拍局面頗為激烈。 國儲棉拍賣遇“哄搶”的消息很快傳開,現(xiàn)貨企業(yè)高價競購國儲棉的行為似乎進一步證明國內棉花市場目前供應偏緊的現(xiàn)狀。受此消息刺激,鄭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貨20日大幅上漲,主力合約1005收盤報15660元/噸,較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上漲225元,漲幅達1.65%。 事實上,鄭州棉花期貨的這一收盤價已經創(chuàng)出近16個月以來的新高。至此之前,國內棉花期貨歷史最高紀錄是16400元/噸,出現(xiàn)在2008年5月份。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棉花期貨價格曾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暴跌至10240元/噸。 分析人士指出,國內棉花價格的快速上漲與全面棉花減產的基本面息息相關。2009年10月以來國內各路行業(yè)機構紛紛預測2009年棉花產量將大幅減少。美國農業(yè)部11月份月報更是大幅調降美國和中國的棉花產量,預計棉花總產量較10月份調減22萬噸,同比減少4.5%。 減產預期之下,國內紡織企業(yè)囤積棉花熱情高漲。了解到,不少紡織企業(yè)擔心原料不足無法完成訂單,全力在現(xiàn)貨市場采購;還有不少企業(yè)超產能采購,打算等棉花價格上漲后將多余原料賣給其他紡織企業(yè)牟利。業(yè)內人士提醒,盲目囤積原料的風險很大,紡織企業(yè)應量力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