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再生遠紅外聚丙烯的造粒工藝以及纖維性能情況
3.紡絲溫度
聚丙烯的紡絲溫度一般根據(jù)MI的大小來設定,MI值大,設定溫度低,MI值小,設定溫度高。再生遠紅外聚丙烯MI較高,紡絲溫度應降低。但紡絲溫度也不宜過低或過高,過低,熔體粘度過大,流動性差,出絲不易,且不均勻,造成噴絲頭拉伸時產生熔體破裂現(xiàn)象,有時無法卷繞和生頭,甚至出現(xiàn)全面斷絲或硬絲;紡絲溫度過高,因是再生料紡絲,大分子已發(fā)生降解,紡絲時煙霧較大,粘度降低過多,絲束內應力小,由于相對分子質量降解程度較大,紡絲時易產生注頭和毛絲等;同時還會由于熔體粘度過低,流動性大,而形成自重引伸大于噴絲頭拉伸造成并絲現(xiàn)象;另外,后加工纏輥嚴重,成品強力將有明顯下降。生產實踐中,根據(jù)紡絲情況來確認紡絲溫度,一般再生遠紅外丙綸紡絲溫度設定高于其熔點100℃左右。
4.集束總線密度
集束總線密度是根據(jù)后加工卷曲能力而定,生產中卷曲機的集束總線密度約為7.0×105dtex(滌綸)。而生產中再生丙綸的集束總線密度的設定一般比滌綸少。
5.拉伸工藝
在中低速度下紡出的初生遠紅外丙綸強度比較低,伸長大,須進行拉伸才能滿足紡絲加工的要求。由于經過重新熔融造料,再生遠紅外聚丙烯相對分子質量及其分布下降,導致紡絲張力下降,從表2中可以看出,成品強度也有所降低。由于紡絲張力下降,拉伸倍數(shù)不宜設定過高,在生產實踐中,再生遠紅外拉伸倍數(shù)一般設定在2~3倍。
表2 拉伸倍數(shù)與纖維強度的關系
三、丙綸的主要物理和化學性質
1、形態(tài)
丙綸的縱面平直光滑,截面呈圓形。
2.密度
丙綸最大的優(yōu)點是質地輕,其密度僅為0.91g/cm3是常見化學纖維中密度最輕的品種,所以同樣重量的丙綸可比其他纖維得到的較高的覆蓋面積。
3.強伸性
丙綸的強度高,伸長大,初始模量較高,彈性優(yōu)良。所以丙綸耐磨性好。此外,丙綸的濕強基本等于干強,所以它是制作漁網、纜繩的理想材料。
4.吸濕性和染色性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