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價格上升打擊美國和歐盟的紡織業(yè)
在2011年,美國和歐盟的紡織品和服裝進口價格急劇上升,這通過原材料價格的急劇上升體現(xiàn)出來,根據(jù)全球商業(yè)信息公司紡織情報發(fā)布的155號國際紡織前景報告。 在2009年3月份到2011年3月份,棉花的平均價格上升了346%,而全球合成纖維:丙烯酸纖維、尼龍、聚酯和聚丙烯纖維的全球價格指數(shù)上升了71%。從那之后,價格已經(jīng)下降,但是在2012年1月份,價格仍然高于2009年3月份的水平。 作為反應(yīng),歐盟的紡織品和服裝供應(yīng)商在2011年將他們的價格平均提高了9.2%。這種影響被市場的恢復所抵消。 在2011年,美國紡織品和服裝的進口平均價格上升了12.2%,達到1.89美元/平方米,這是自2001年以來的最高價位。 歐盟的進口量輕微上升,但是美國的進口量卻出現(xiàn)下降,因為在經(jīng)歷了2010年19.0%的增幅之后,美國在2011年的進口量下降了3.2%。 在2011年,歐盟的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平均價格也明顯上升,升幅達到13.7%。 對替代纖維的興趣在美國2011年的進口中已經(jīng)明顯體現(xiàn)。在棉服裝的價格比其他纖維制造的服裝價格明顯高的情況下,平均進口價格的增幅更大。棉服裝的進口下降了10.2%,因為采購商阻止了更高的價格。相反,人造纖維服裝的進口上升了14.9%。 最近舉行的歐洲紗線展覽會的一個主要磋商主題是原材料成本,特別是棉花和羊毛。紡紗廠和面料制造商發(fā)現(xiàn)他們很難將價格的上升傳遞到他們的產(chǎn)品上,因為棉價的波動導致他們對亞麻和粘膠纖維的采購興趣上升。 由于紡紗廠在等待2011-12棉價的信息,原棉市場期貨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轉(zhuǎn)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zhuǎn)自錦橋紡織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