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認為基因棉會拖垮棉花質量
目前,美國紐約紡織生產(chǎn)商對于棉花種植戶廣泛引進基因改良棉花(GMD)表示關注。美國紡織制造商會(ATMA)的Stephen Felker說,這種基因改良棉花可能會對美國的棉花的質量有負面影響。 同時是Avondale Mills主席兼行政總裁的Felker警告稱,如果再不正視這個問題,采用本地棉花進行生產(chǎn)的紡織公司將會成為受害者。他說:"即使我們有先進的生產(chǎn)機器,也不能夠生產(chǎn)優(yōu)質的紡織產(chǎn)品,最終會削弱我們的競爭力,拖垮營業(yè)額"。 在2000/2001年度,美國紡織廠的棉花消耗量估計只有990萬扎(每扎480磅),較1997/98年高峰期的130萬扎大為遜色。目前在全球棉花消耗量中,基因改良棉約占12%。據(jù)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LCAC)估計,在五至七年間,基因改良棉的市場占有率將會大幅攀升至五成。 Felker說,"基因改良棉可以解決蟲害問題,亦減少了農(nóng)藥對生態(tài)環(huán)境構成的影響,但是你可以肯定基因技術對纖維質素不會構成任何影響嗎?在這方面,我就不敢茍同"。 Felker說,"就以棉花的粗細度論,孟菲斯東部和德州的棉花織造商就嫌這些基因改良棉過粗,粗細度又不夠平均"。他說紡織公司所要求的馬克隆尼值(Micronaire)介于3.5至4.9之間。但德州的長纖棉的改良棉的長度卻"每況愈下",孟菲斯和東部地區(qū)出產(chǎn)的基因改良棉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Felker說,"美國農(nóng)戶必須提高纖維的質量,否則美國的棉花市場的聲譽便會受損,價格也將一落千丈"。 轉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wǎng)" |